韩愈(768 年-824 年)冲田杏梨番号,字退之,著明体裁家、教育家、想想家、政事家。他一世既海潮壮阔又饿殍遍野。曾三次入粤,两任岭南父母官。
三入岭南
韩愈十岁时,曾随兄嫂谪居韶州两年。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韩愈"早孤依嫂,念书日志数千言,通百家。"现代学者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引《新唐书》卷十一《代宗纪》,大历十二年(777 年,韩愈十岁)四月,"起居舍东说念主韩会等十余东说念主王人坐元载贬官。"《五百家注昌黎文集》李汉序:"先生……随兄播迁韶岭。兄卒,鞠于嫂氏。"
公元 803 年冬,韩愈 36 岁,在监察御史任上,上了两份奏疏得罪了显耀和天子。一是关中大旱,灾民失足风尘,饿殍随处。而京兆尹李实却阻塞音书,谎报丰充,匹夫文治武功。韩愈实地考研后为民请命,上《论天旱东说念主饥状》,遂遭李实等东说念主谮媚。二是"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新唐书韩愈传》)他于 804 年二月到任,次年四月离开,在阳山十四个月。
初到阳山,韩愈很难稳妥。他在《送区册序》开首说:
阳山宇宙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豺狼之虞,水有江流悍急,横波之石……舟高下失势破灭沦溺者延续有之。县郭无住户,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公差十余家。王人鸟言夷面,始至,言说不重迭,画地为字。(《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二十一)
但韩愈把阳山动作我方践行仁政爱民想想之地,他整顿政务,传授华夏的农耕工夫,重教兴学,宣传儒家仁义礼智想想,使阳山经济发展,东说念主口增多,时髦开化。明代冯大受《祭韩文公》云:"百粤归化,肇自韩年……东说念主诵诗书,家安衽席。"这话弗成动作史实来读,但其意可会。冯是用祭颂语体强调韩愈对岭南文化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在东说念主类文化史上,每一位文化伟东说念主的到来,都或多或少影响一地文化之栽植。韩愈对中中语化的影响,对阳山的影响都具有里程碑预想。
韩愈 805 年四月离开阳山,后东说念主多样挂牵:"匹夫多以公之姓名其子",文教传统延续,宋代建有学宫,明代建明伦堂、仰止书院,清代有阳溪书院、回龙书院、宗韩书院、桂香书院、念书山堂、通士社学、淇潭社学等。今天的阳山,有多达 50 多处挂牵韩愈的文化景不雅,如贤令山、贤令湖、念书台、仰韩亭、韩愈路、韩愈挂牵馆、韩愈文化公园等。
元和十四年(819 年)正月,宪派系使臣去凤翔迎佛骨,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惹恼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时年 52 岁的韩愈二月到任,十月离开,在潮州八个月,作念了一些利民之事,比如兴建水利,实施朔方的耕耘工夫,祭鳄鱼,赎放奴隶,兴办教育等。他带头募捐,捐献我方的大部分俸禄:"刺史出己俸百千,觉得举本,收其赢余,以供学生厨馔"。他走后,"潮州山水王人姓韩",体现了东说念主民对韩愈的崇敬和挂牵。
激情五月天文化丰碑
韩愈对中中语化的影响、对岭南的影响既在一时一地,又在久远。具体可玄虚如下诸端。
一是文化首长。他看法古文畅通,办法学习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过分珍视专讲声律对仗而淡薄本色的韵文。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寰球"之首,著作众体王人备王人工,独树一帜,声势无垠,说理绝对,逻辑性强,别开生面,造语精工。如《进学解》写壮志难酬之情,又论选东说念主之说念,其中业精于勤、含菁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无所不包、投闲置散、纲举目张、起居无时、闳中肆外、号寒啼饥等,都成为常用谚语。
二是教育家。他一世喜欢教育,看法儒学。曾三进国子监作念博士、祭酒,听说念授业解惑。他在儒学式微,释、说念盛行之际,力辟佛、老,承袭儒学说念统,再行阐释儒学,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其《师说》《进学解》等著作阐释了丰富深致的教育理念,号称伟大的教育想想家。
三是国士。他热心民生国计,既有寥寂想想,又"发言真率""鲠言无所忌"。如《论佛骨表》说的其实即是群臣不敢说的实话。《讳辩》专为李贺鸣顽抗:"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韩愈怒驳:"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东说念主乎?"他一世为东说念主处世堪当士东说念主师表。
四是政事家。韩愈反对藩镇割据,屡次参与平安藩镇割据,作《平淮西碑》歌咏平叛收效,赞赏主战派,品评主和派,表述反对藩镇割据的政见。他许多著作里都贯衣着这个想想。他一世有许多可称说念的治绩。
五是史家。他参与撰写《顺宗实录》五卷,勇于秉平直书,是守法的史官。
韩愈关联岭南的诗文
据陈克明《韩愈年谱及诗文系年》(巴蜀书社 1999 年 8 月初版),韩愈在岭南所作及与岭南相干的诗文约莫 70 篇。其中在阳山所作诗约莫 14 首,文 5 篇。元和十四年赴潮州至离开潮州,近一年之内作诗 35 首,文 12 篇。此外元和十五年在袁州(今江西宜春)作《南海神庙碑》。
这些诗文是韩愈在岭南活命最平直的文化遗产,不单纪录了他对阳山、潮州以及岭南各地的不雅感和心思,也体现了他的聪敏、想想和相识。比如他在阳山的《县斋念书》诗:"出宰山水县,念书松竹林。荒僻捐末事,再见得初心……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注者说:阳山穷处,但有区册、区弘、窦存亮、刘师命等王人自远处来师从韩愈。无论在阳山也曾潮州,韩愈都兴文重教,为人师表,化育一方。他固然政事上排佛,但在文化理念上也尊重和理解释教,与空门文人友好往还,在阳山有《送惠师》《送灵师》等诗作。他在潮州作《琴操十首》并序,是效仿先哲孔子、蔡邕等借琴诗抒情之作。琴操即是琴曲歌词。韩愈《琴操十首》借孔子周公等圣贤故事,自写胸宇。其前三首《将归操》《猗兰操》《龟山操》写孔子壮志难酬故事,另七首折柳写文王、周公、尹吉甫、牧犊子、商陵穆子、曾子等,都是不遇或辞别的故事。比如《猗兰操》于今也曾热点曲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录孔子《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青天,不得其所。纵脱九囿,无有定处。
时东说念主闇蔽,不知贤者。年级逝迈,一身将老。
孔子感叹流年不利,壮志难酬,无可若何但又信守初心。韩愈效仿孔子作《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正人之伤,正人之守。
亦然写高傲寂然、壮志难酬、落落寡合。
现代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琴曲《幽兰操》并略改歌词,是多年来高校音乐专科师生最喜欢选唱的曲目之一,幽独高雅,很适合教训身心,涵泳气韵,教训琴艺和演唱身手。
韩愈在潮州的《祭鳄鱼文》是奇妙之文,其意蕴许多,耐东说念主寻味。刺史是一州主座,须尽责敬业,为民除害,因而行祭祀之事,以明敬畏之心,恤民之意。鳄鱼若笨头笨脑"必尽杀乃止,其无悔。"暗意一网尽扫的决心。但若经营韩愈那时的处境乃至生平之秉性,还可隐隐体会到他似乎是用隐喻的神情标明东说念主类濒临狰狞的格调:大胆顽强,聪敏起义。也纾解官吏窘境中的烦躁。
他离开潮州到袁州所作《南海神庙碑》也与岭南相干。这篇碑文贯注纪录了唐代广州刺史孔戣惩处岭南的教养以及唐代祭海的习俗。碑文结构奥秘、联想奇特、谈话详尽。
北宋元祐七年(1092 年),谪居惠州的苏轼应潮州知州王涤之请,作《潮州韩文公庙碑》高度评价韩愈:
匹夫而为百世之师,一言而为宇宙法……文起八代之衰,而说念济宇宙之溺;忠犯东说念主主之怒,而勇夺全军之帅……始潮东说念主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王人笃于文行……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公之神在宇宙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公元 824 年韩愈病逝于长安,享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北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从祀孔庙。韩愈两次在岭南仕进,时分不外两年,但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是弗成仅用两年和几件事来洽商的。他是如雷灌耳的文化伟东说念主,是一个时间的文化高度,其文化意蕴如潮如海,丰富博大,时东说念主和后东说念主束缚阅读他,阐释他,承袭他的影响润化。
文 / 张海鸥
(作家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诲、博士生导师冲田杏梨番号,广州软件学院教诲)